一枚鲜为人知的六字壹钱——是AH 1309初铸还是AH 1319补铸

背景知识

清末喀什造币厂设计铸造的光绪银圆共有四种面值,即:伍钱、三钱、贰钱、壹钱。因早期铸造的光绪银圆正面不加铸汉字地名,仅有“光绪银圆”四字和面值,泉界遂称其为六字银圆(图1)。其中,六字银圆壹钱背面根据回文年份不同可分为无纪年、AH 1310、AH 1311、AH 13X9、AH 1322五种。从AH 1313起,喀什造币厂铸光绪银圆发生重大改版,钱币正面开始加铸汉字“喀什”二字(图2),六字银圆在这一年退出歷史舞台,喀什光绪银圆开始了为期八年的铸造期。

 


图1 六字银圆壹钱无纪年

图2 喀什光绪银圆壹钱AH 1313


争议的由来

出于对新疆钱币的兴趣,笔者一直热衷于访问各大钱币门户/拍卖网站搜集珍稀新疆钱币的图片。在收集各年份六字银圆壹钱图片时,偶然在PCGS官网上发现了一枚AH 13X9年的六字壹钱(图3),而经验告诉笔者六字银圆壹钱自1310年初铸,于AH 1312年停铸,AH 1313年以后的喀什造币厂铸的光绪银圆均在正面加铸汉字“喀什”二字,六字壹钱仅在AH 1322年重新雕模有少量补铸左右长花版式。对于突然出现的AH 13X9六字壹钱则显得有些神秘而突兀,由于PCGS官网图并不能直观分辨其年份,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笔者顺藤摸瓜找到了SBP拍卖公司网站查看原拍卖记录。


图3 13X9六字壹钱PCGS官网图


通过细緻观察该钱币回历,确认钱币背面有回文数字9,但9前面的数字却是一个形似水滴的扁长圆点,而圆点正是回文零的书写方式,可谓既可看作1也可视作0。由于面值为伍钱、三钱、贰钱的六字银圆在AH 1313后便不再铸造,使得人们很容易将其铸造年份归为AH 1309。笔者在查阅多种泉谱后发现:近年出版的各类主流泉谱《边境瑰宝——新疆金银币全图典》1《中国银圆谱》2《中国近代机制钱币目录》4。均将此版六字壹钱的铸造年份归为AH 1309。

在找到答案的同时,若干疑问在笔者脑海中升起:

  1. 若无纪年版是初铸币,在各种面值六字银圆均有无纪年存在的情况下,为何独有壹钱面额还要额外加上AH 1309年的铸造时间?

  1. 因1309、1310、1311、1312四个年份具有连续性,就将其归为1309是否太过主观。

  1. 因1313年停铸六字光绪银圆,就将可能铸于后面年份的六字壹钱归为1313年之前铸造是否太依靠逻辑判断。


列举证据


笔者根据多年的新疆钱币收藏经验,认为该版式六字壹钱应归为1319年铸造,理由如下:

一 文献记载

据清代王树楠主编《新疆图志·食货志》记载:“光绪十八年即AH 1309年,喀什道李宗宾令候补知县罗正湘试办铸造光绪银圆,初时铸有三钱、贰钱、壹钱三种面额,次年再增铸伍钱面额4。”

对照钱币实物,仅三钱/贰钱/壹钱存在无纪年版式,而伍钱从未发现无纪年版式,则可知三钱/贰钱/壹钱的无纪年版式确为AH 1309年喀什道李宗宾令候补知县罗正湘试办铸造的光绪银圆。

罗正湘试铸光绪银圆获得成功后,喀什造币厂在次年方才大规模铸造四种面额的光绪银圆,并在背面加铸回历年份,由此可知在光绪银圆背面加铸年历的习惯自AH 1310年始。而在无纪年六字壹钱已经铸造完成的情况下,喀什造币厂没有理由同时设计另一批加铸AH 1309年的壹钱模具。

二 字体风格

钱币的铸造工艺、设计风格是现代人与前人对话的纽带,通过观察六字壹钱与无纪年(图4)、AH 1310(图5)、AH 1311(图6)六字壹钱的汉字书写风格、笔划粗细大致能看出无纪年、AH 1310和AH 1311六字壹钱同属一个雕刻模具师,“壹”字第二笔均向左下运笔,“绪”右边带下点。而AH 13X9年六字壹钱(图7),“壹”字第二笔落笔粗大,向右下运笔,“绪”字右下无点,与上述三枚书写风格差异较大。因此该币铸造于AH 1310年附近的概率较小。

 


图4 无纪年

 

图5 AH 1310

 

图6 AH 1311

图7 AH 13X9


三 有AH 1313年以后加铸六字壹钱的例子

有钱币实物为证,自从AH 1313停铸六字银圆后,喀什造币厂并没有全面停止对六字银圆的铸造。出于某种原因,喀什造币厂时隔多年又重新雕刻模具铸造了新疆壹钱名珍即AH 1322光绪银圆背长花版(图8),此币很好地佐证了六字壹钱被补铸的事实。因此AH 1319出现六字壹钱补铸的情况并不是超乎情理之中的事。


图8 AH 1322六字壹钱左长花


四 实物证明

经验告诉笔者:即使铸造量再稀少,批量铸造发行的流通币一定会在歷史的长河中留下它的痕迹。笔者翻遍各大钱币门户网站,终于在一枚正面有修补的六字壹钱找到端倪。

此枚钱币正面虽经过小修补,但仍然能从字体书写风格上看出与本文讨论六字壹钱一母同胞,该币背面依旧保持原始状态未有篡改痕迹,回历1319的书写方式一眼到底,9前面的数字写法与13的1如出一辙,更是直接证明了此版六字壹钱铸造于AH 1319年的事实(图9)。


图9 实物举证

图10 实物举证


图11 实物举证


五 推测

六字光绪银圆仅壹钱面额出现了补铸情况,而六字壹钱铸造年份(AH 1310、AH 1311、AH 1319、AH 1322)甚至多于喀什光绪银圆壹钱(AH 1313),对于出现这种现象的缘由,笔者大胆推测;因壹钱模具直径小,加之喀什地区铸币条件不及内地使用的土法半机制造币,使得模具寿命短更换频繁,为延长模具使用寿命,增加打制成功率,喀什造币厂的管理者选用了文字更少,更容易打制清晰的六字壹钱模具。

喀什造币厂偏爱选择文字少的模具进行铸币,在壹钱实物上仍有体现:AH 1310光绪银圆背壹钱正面仅四个汉字(见图12);AH 1310光绪银圆背无壹钱正面仅四个汉字(见图13);AH 1322喀什壹钱左右长花正面仅四个汉字(见图14);AH 1323喀什光绪元宝壹钱正面仅有两个汉字(见图15)。以上实物均佐证了笔者的观点。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结论

经过上述翻阅史料文献,对比实物,形貌分析,逻辑推理,可以确定该六字壹钱在AH 1319进行了补铸,更正了过去资料认定其为AH 1309年铸造的结论。AH 1319六字壹钱存世铸额稀少,是新疆壹钱系列中较难寻获的年份,所见几乎皆为修补品,原装者已寥若晨星,可遇而不可求。

晚清以来大量的歷史资料湮灭在歷史的长河中,使得研究新疆钱币的线索变得稀少而零碎,因此对钱币的研究探讨需要结/论报以严肃且认真的态度。尽可能通过细心求索让钱币还原当时的歷史。

(特别鸣谢香港SBP钱币拍卖公司、华夏古泉网、环球拍卖网提供的图片。)

1 边境瑰宝新疆金银币全图典;林宪璋、陈吉茂;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
2 中国银圆谱;鲁昊,邵明泉,冷涛;商务印书馆,1992。
3 中国近代机制钱币目录;周沁园、沈雪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
4 新疆图志·食货志;清代·王树楠;文物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