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约而同的中外臆造币

图1  《中国币图说匯考:金银镍铝》,耿爱德着,此书有专门的臆造币目录部分,但篇幅有限,耿爱德所处的时代整理的这本目录让藏家瞭解当时社会上留存了何种臆造币章。
 
图2  《世界现代纪念币收藏研究》,钱币司令(张绍龙)着,其中专有中外臆造币的章节(臆造币、后铸币、私铸币、戏铸币和类币章)。
 
图3  《中国近代铸币仿造臆造拓选》,施新彪、周寿远、李维编着,该书继承了民国老一辈钱币专家对臆造币的鉴定研究成果,属于臆造币的专着,并且臆造币图案选用早期拓片形式难能可贵,但只甄选100枚臆造币章介绍,实在篇幅有限。
 
图3  《克劳斯珍稀币目录》,属于最常用最权威的钱币工具书之一,收入各国非常规的纪念币(章),已经更新多版,其中也收录各国臆造币,但并没有单独列出,总体上是混编各类钱币的一部工具书。
 

臆造币是一种很有意思的钱币,可说是钱币界里特殊中的特殊事,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以“假币”笼统概括之。虽然对臆造币很多人往往谈之色变甚至尽可能远离,但存在即是一种合理,或者说很多臆造币的成因也有各种机缘巧合,探究其背后的缘由也极为有意思,而且我们还可以发现,中外在一定时期不约而同的产生了各种臆造币,成因也多有类似的一面。

另外,关于中外各种老臆造币的专着图书并不多,也使得这类钱币或纪念币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有时候人云亦云,扑朔迷离,也给造假者提供了一定的温床,让藏者真假难辨,不明就里。至今基本没有一本完全讲臆造币的专着;见有一些钱币着作带有臆造币章节(图1、图2),或是钱币目录工具书带有臆造币部分,再就是有关臆造币的图录工具书也限于篇幅收纳有限(图3)。外国臆造币的研究也很有限,很多只是与正用币并列入钱币目录,或很多单独列入《克劳斯钱币目录》里的《克劳斯珍稀币目录》(图4);从系统整理与研究上看,也存在严重不足。

中国的臆造币也很有意思,过去没有正名。臆造币泛指清末民国时期臆造出来的各种机制币(也有少量方孔古钱臆造币),一般以1949解放前后为期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算作老臆造币,总体数量比较稀少,风格也比较近似;而与机制币并列的也有臆造邮票与臆造纸币、票证等物。过去研究得不细,很多以“假币”或“老假”粗略概括,其实这种清末民国臆造出来的各类臆造币,非常值得仔细研究,因为所谓臆造,顾名思义,就是凭空得来,原则上臆造币只指那些歷史上并不存在,完全臆想而造出来的“纪念币”,也有一种认为这类不过是纪念章牌。比如过去根本没有发行过的一些皇室成员头像的金银币,因为中国直到清末,正式官方铸币才有四川卢比这种币上有光绪帝头像(云南卢比头像存在争议)。当然也并非所有臆造币都是完全天马行空,也有部分改变材质,改变面值,或者变化组合图案等等,甚至四川卢比光绪帝头像朝向给反向设计或只有银币臆造金币等等。过去研究有限,甚至很多民国时期的金融工作者都不知道哪些是臆造币哪些是官方正用币,也有把臆造币编入正式的钱币图录之中的事例。

通过横向对比中外臆造币,发现臆造币中外类似,都是官方没有的由币商私下来铸造,弥补了很多官方铸币中没有的“歷史遗憾”,而且很多臆造币的纪念主题因为选取合理与图案设计得当,臆造方均有借鉴,出现了臆造币里不同的版别。比如西方国家中最为庞大的系列臆造币,当属纪念英王爱德华八世登基各殖民地或英联邦国家主体的纪念币(图5),臆造了好几十年,臆造币上都体现了不同时代的铸币风格,且本身最早一批的臆造币都已经非常稀少了。为何选取爱德华八世,当然是这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国王,太知名了,并且闪电退位给钱币界留下遗憾,因为时间太短很多英联邦相关国家或地区还未来得及为其发行纪念币。而钱币商们则抓住这个机会开发臆造币,很多臆造币也委託正式造币厂代理铸造,并不偷偷摸摸。爱德华八世即位的臆造纪念币,年份都固定在1936年,因为这一年是他即位的年份,但我们知道这些臆造币并非是1936年铸造的(图6)。这些臆造币材质几乎无所不包,金银铜币乃至各种合金币均有之,工艺也有普制、类精制、亚光精制与镜面精制等。恐怕爱德华八世在天之灵也没有想到,因为他给西方国家带来的最为庞大的一个臆造币体系,整体系列颇多,海外还有专门研究其臆造币的专着。虽然今天西方国家也有臆造币的产生,但这个爱德华八世的系列臆造纪念币规模的庞大确实令人感慨。

我国清末民国(现在亦有认为这批机制币均为民国后才诞生)臆造币,尤其皇室人像主题的臆造币也是因为官方并未发行,而来华西人喜好之,所以自然有钱币商臆造币以求谋利,后来发现这个生意还不错,臆造的水准也铸币增高,花样繁多,有些甚至令当时人不辨雌雄。
 
与西方国家如“爱德华八世即位”臆造纪念币诞生的背景不同的是,他们可能是猎奇为主,我们的臆造币是诞生自清末民国那个动盪时段,虽然也是猎奇,但究其原因与社会发展有紧密的联繫。清末我们才引入机制币铸造工艺,此前对外国的银元并不陌生,鹰洋、双柱银元等等都有见过,也给起了各种不土不洋的浑号。虽然说起来清末民国快是各国机制币的试验田了,本土机制币各省也都有铸造,有全国性的也有地方性的,但当时毕竟生存温饱是头等大事,而有钱有闲的本国收藏者研究者毕竟有限,所以来华集藏钱币者包括研究者多是洋人,不少人也是真挚的喜欢中国钱币,集藏的同时也出版了一些着作,有些颇为经典,留存至今。
臆造币就在这时候发芽的,因为中外文化不同,来华西方人热衷收藏人像币,这与他们的歷史息息相关。他们的歷史货币表明,在打制币时期就开始有人像币;而中国是一个基本没有人像币的国度,这是一种不同的文化习惯。外国人的收藏习惯就是非要在吃面的地方点炒饭,那既然没有,我们的皇帝也遵守“祖制”基本都用方孔制钱,到了机制币时代也不见把自己身影登上钱币,于是乎钱币商帮他们想办法,你们想收藏的品种没有,那我们就臆造给你补上。反正当时也没什么央行公告,中央到地方铸造个机制币,大清银行也不会挨家挨户通知,那皇太后的尊容,相貌神秘的光绪帝,乃至皇帝的大婚,宣统的幼儿像统统都给你们安排上,夸张点的来点佛像,年头给往同治往道光推,还有些没有正式铸币的省份,臆造币也都给您把各种面值造上了,您就别研究当时国内有没有机制币工艺了,或者某省是否只有样币,因为洪武大帝头像的钱币也做出来了(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