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1 古國餘暉——絲路錢幣研討會合影(左起) 前排:張睿琦、馬逸風、曾晨宇、袁水清、霍博 、王濤、李知明、楊紅..... 後排:劉建群、李嘉寧、謝艾力·司馬義、袁林......張志強(右3)...... (成都蜀藏閣供圖) |
齊小豔、周倜、曹廣勝 圖1-2 線上發言的三位學者、專家、藏家 |
圖2 安國鑄開元通寶背徽記 |
錢幣文化節是中國民間自發組織的以錢幣學術研討、專業論壇、新書發佈為主要內容的泉友交流活動,附設錢幣文化博覽會、錢幣交流與精品展示環節。
錢幣文化節一年兩次,分別在不同城市舉辦,旨在發掘不同地域錢幣文化特色。首屆錢幣文化節于2023年4月在西安成功舉辦。第3屆錢幣文化節定于2024年4月在杭州舉辦。由四川省收藏家協會、華夏古泉/華夏評級、古泉文庫、保粹評級、聞德評級、中孚拍賣主辦的第二屆錢幣文化節于2023年9月9日-9月11日在成都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多名泉友、近百位展商(冠軍拍賣展位A1)參加了此屆盛會。本屆錢幣文化節沿續了在西安舉辦的首屆模式——房間交流、新書發佈、精品展覽、學術研討。不同的是,9月8日川江錢幣博物館新館開館儀式正式揭開了本屆文化節的序幕。
9月9日上午,由李亮主編的《巴蜀泉集·古錢篇》新書發佈,隨即幾位專家對巴蜀地區錢幣歷史、未解之迷作了探討。當天下午至次日,又舉辦了三場高水準的學術研討會:交子千年——歷代古鈔研討會、宋錢盛宴——兩宋錢幣研討會、古國餘暉——絲路錢幣研討會。出于國際視角,現重點對9月10日下午的絲路錢幣研討會作以綜述(圖1-1)。
古國餘暉——絲路錢幣研討會發言者觀點新穎,圖片高清,引人耳目。研討會由曾晨宇、張睿琦博士先後分段主持。9位絲路錢幣專家、學者、藏家分別作了精彩發言,其中齊小豔、周倜、曹廣勝3人為線上發言(圖1-2)。
1.首先由河北師範大學特聘教授齊小豔線上對“絲綢之路上的粟特錢幣”作了梳理。粟特位于絲綢之路中段,是多元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典型。齊老師以錢幣實物為甚礎,介紹了不同時期粟特錢幣的類型及其演變歷史。根據錢幣形制和具體信息,粟特錢幣從打製到澆鑄、從王像到文字、從圖像到徽記、從希臘神到伊朗神體現了多元文化的演變與傳承。錢幣所見的希臘化、伊朗、中國、遊牧民族和粟特等因素在經歷了碰撞交融之後, 形成了多元一體的錢幣特徵。(圖2)
2.馬逸風現為北京止觀美術館研究員。他的發言“遠山——喜馬拉雅造像藝術源流漫談”從佛教與佛教藝術開始,把聽者帶進了佛陀的世界。喜馬拉雅藝術是絲綢之路文化交流最重要的藝術結晶,也是希臘、中亞和印度藝術融合的結晶。中國、希臘、印度的佛陀文化都源自健陀羅藝術。古希臘錢幣、貴霜錢幣與喜馬拉雅造像有明顯的傳承和印證關係。如圖3是最早期的佛陀背光和造像,它下面就是其造型的原樣。實際上在我們國家和畫像裏面,希臘的影響是很多的。它也反映到錢幣之上,比如像貴霜錢幣、薩珊波斯錢幣,上面的圖案都有健陀羅藝術的影響(圖4),所以說健陀羅的源流是很重要的。
圖4-1 錢幣正面圖案為早期佛陀像 | 圖4-2 錢幣背面圖案為早期佛陀像 |
圖5 2014年前後揚州古運河發現的1枚隸開狹珎版和同開珎銀錢 直徑2.4毫米、厚0.16釐米、重5.2克 | 圖6 龜茲漢佉二體錢 |
3.隋唐五代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時期。唐朝文化是中日文化溝通的橋樑。大唐與日本的交往與影響從“唐風東渡,和光同塵”可見一斑。陝西省錢幣學會副秘書長袁林的發言對“日本和同開珎銀錢在中國的發現”作了深度探析,他指出,1970年10月西安何家村出土的1 000餘件金銀器轟動了國內外考古界,其中有5枚系日本在唐代向中國學習鑄錢技術後生產的和同開珎銀錢。迄今為止,已在長安、洛陽和其他遣唐使可能涉及的地方,出土發現20枚(圖5)。遣唐使共來唐朝20多次,西安出土的最有可能的是公元717年這一次,距鑄造和同開珎銀錢僅有9年時間,而使節中既有入唐為仕的阿部仲麻呂,也有把漢字傳入日本的吉備真備,更有客死大唐的留學生井真成(石碑在西北大學博物館)。向老師彙報學習成果很有必要,贈送和同開珎是不二選擇。由于開元通寶金銀錢多為賞賜物,未參與流通,故和同開珎銀錢最有可能為日本遣唐使節饋贈唐內庫或宗室的禮品。
4.新疆錢幣學會的專家學者周倜線上介紹了“龜茲漢佉二體錢(馬錢)的發現與釋讀”,闡述了龜茲馬錢(圖6)與莎車馬錢、于闐馬錢的區別與分類,指出龜茲漢佉二體錢是馬錢中的小眾類別,目前發現的數量極少,最多也就10餘枚,主要發現地為新疆阿克蘇市新和縣,是漢代龜茲國的故地。解析龜茲馬錢漢語銘文為“五銖”,在五銖中間是不規範漢字字元“車”字。並指出這個“車”是莎車的代指,以此將龜茲馬錢與莎車馬錢聯繫在一起。對佉盧文轉寫與釋讀闡述新穎的觀點。佉盧文轉寫為:maharaja dubu gavra kuja。意為:大王、都護(王)、五銖、龜茲(造)。是馬錢佉盧文銘文中即shedi(莎車)、khotana(于闐)後,發現的第三個地名kuja(龜茲)。同時,也闡述了關于龜茲馬錢釋讀與西方學者分歧與爭議。為研究西域絲路錢幣注入了新的活力,為更深入的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5.河北師範大學博士生張睿琦詳細介紹了“印度-斯基泰錢幣”。印度-斯基泰大約是公元前1世紀到公元1世紀時期西北印度地區的王朝,中國對其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斯基泰是第一個遊牧民族國家,他們起源于公元前8-前7世紀,活動在歐亞大草原的中部。印度-斯基泰的統治者包括毛烏斯、阿特米多羅斯、沃諾尼斯、斯帕裏西斯、阿澤斯、阿澤裏西斯等。他們的錢幣繼承了印度希臘的錢幣風格,既帶有西方錢幣風格,又融合了印度當地錢幣文化,其主要的國王騎馬圖像更是具有斯基泰遊牧民族特色。她的發言主要通過錢幣的證據,梳理了印度斯基泰的王朝世系,並總結了印度斯基泰錢幣的發展變化。(圖7)
圖7 印度-斯基泰第一個國王毛烏斯錢幣 正面銘文為希臘文BAΣIΛEΩΣ BAΣIΛEΩN MEΓAΛOY MAYOY,偉大的王中之王毛烏斯,圖像為宙斯面向左站像。背面佉盧文rajatirajasa mahatasa / moasa,奈克女神右站相, 手拿花環和棕櫚枝。 |
圖8 阿爾達班四世,大約208-228年,1德拉克馬銀幣,埃克巴塔納造幣廠鑄造。 正面:國王戴冠頭像面左頭像,阿爾達班四世特有的雙叉鬍鬚;背面 :弓箭手持弓坐像,弓下面是埃克巴塔納造幣廠標記,四周為變形的希臘語幣文, 上面帕提亞語幣文'rtbnw MLK’ 阿爾達班王 |
圖9 波西斯國王,阿達希爾,德拉克馬銀幣,大約公元213-224年。伊斯塔克爾造幣廠鑄造。錢幣正面:阿達希爾戴帕提亞式王冠的正面頭像,巴列維文為“神聖的阿達希爾國王” ;錢幣背面:帕佩克戴帕提亞式王冠面向左,巴列維文左邊為“國王“,右邊為“神聖的帕佩克” |
圖10 古代印度仿製古羅馬塞維魯王朝時代的奧雷金幣 正面皇帝塞維魯(公元193-211年在位)頭像,背面為勝利女神手持花環站像。 通過對比,兩枚錢幣具有較高的相似度 |
圖11 古羅馬帝國羅馬城打製的奧雷金幣 通過與圖10對比,兩枚錢幣具有較高的相似度。從對比圖來看, 模仿品的塞維魯的肖像相當粗糙,背面勝利女神也完全缺乏藝術性, 原本的拉丁文字母全部訛寫 |
6.中國錢幣學會會員、長期從事絲綢之路歷史資料和貨幣研究的曹光勝通過線上作了“從錢幣看帕提亞王朝的滅亡和薩珊王朝的建立”的發言。他以錢幣為線索,結合歷史記錄和石刻碑銘以及國外最新的研究成果,梳理了帕提亞帝國的滅亡與薩珊王朝的建立,並探討了薩珊家族的起源。從而可以看出薩珊王朝的建立並非完全是傳統上的波斯人對外族王朝的推翻與替換,而是帕提亞王朝以另一種形式的延續。統治階級為了更好地達到對伊朗的統治,從古波斯的發祥地伊朗南部法爾斯省崛起,聯合波斯貴族與帕提亞貴族而推翻了舊的王朝建立了新的帕提亞-薩珊聯合體,使波斯文化在伊朗地區發揚光大,最終薩珊王朝成為伊朗波斯文化的巔峰。(圖8-9)
7.歐洲古代金銀幣和絲路金銀幣藏家、曾行走“一帶一路”沿線十餘國的中國嘉德錢幣部顧問霍博,“從錢幣的視角”對“古羅馬帝國與印度次大陸的貿易關係”作了探析,他認為,一些與之相關的出土錢幣可以很好地再現兩地當時的貿易情況。當時羅馬帝國的穩定讓兩個地區的貿易擴張成為可能。印度西部和羅馬東部之間的海上貿易顯著增加。印度-羅馬貿易更多是一種單向貿易。印度人對羅馬產品的需求並不是很大,基本都是價值偏低的日用品。結果,西印度成為了大量羅馬金幣的接受者。自20世紀起,與該貿易之路相關的錢幣被陸續發現,為我們認識這些錢幣和商業貿易提供了一些佐證。例如,在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陸續出土一些古羅馬金幣。還有一些與羅馬金幣類似的金幣,顯然是當地商人或者地方部落的模仿。古羅馬通過貿易把金幣帶到了印度次大陸,也許是羅馬金幣的高質量廣受當地商人的認可,但是數量又不多,所以,當地人就模仿製造金幣以滿足流通和存儲的需要。(圖10-11)
8.伊犁地處新疆西部偏北,伊犁河谷曾經是古絲綢之路北道的要衝。新疆紙幣收藏家謝艾力·司馬義所作的“伊犁官錢(總)局鈔票研究”打開了絲路錢幣紙幣品類發現與研究的一扇大門。清朝早中期伊犁地區由于農民起義、沙俄侵佔、缺乏鑄錢礦藏等原因自已不鑄錢。而由甘肅購買銅錢成本過高,銅錢少又無法滿足大額交易,于是伊犁官錢局于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在新疆綏定、寧遠兩地設立。伊犁官錢(總)局發行的紙幣共有28種,其中清代11種,民國17種。作者已發現13種紙幣實物(含油布帖),並購買過一些珍罕品(圖12)。光緒年間的伊犁官錢局壹千文油布帖(圖13),即為最早的伊犁官錢局紙幣,這些紙幣設計匠心獨具,有的票面甚至出現四種文字。目前市面上所能見到的伊犁官錢局紙幣,除民國六年版伍錢油布帖外均鳳毛麒角,吉光片羽,不僅收藏經濟價值高,而且擁有很大的歷史考據價值。
圖12-1 2018年7月28日,謝艾力買了德國白爾文先生(左)的大約1/3的新疆紙幣,二人手持拍賣圖錄于上海徐匯區建國賓館附近的餐廳合影 |
圖12-2 圖錄封面民國伊犁官錢總局三百文錢票,以23萬元成交 圖13 清光緒辛卯年(1891年)伊犁官錢局壹千文油布帖,德國白爾文舊藏(上海陽明拍賣公司蔡小軍供圖) |
圖14 新發現的巴克特裏亞王國歐克拉提德斯一世五德拉克馬銀幣 |
9.巴克特裏亞位于現今的中亞地區,古代這裏曾是一個重要的商業和文化交匯點,在絲綢之路上處于樞軸地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曾晨宇發言對“近年來新見巴克特裏亞錢幣”作了管窺。以近年來新發現的巴克特裏亞王國錢幣(圖14)——大統幣最初和改版後的對照、雙王錢幣、昆都士大窖藏錢幣為基礎,從窖藏、碑銘等考古學證據入手研究,填補了古典文獻中的缺憾部分,對既有的歷史研究提出了新的解釋,修正過去對該國歷史的錯誤認識,重新勾勒出絲綢之路西段希臘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的交融場景。
錢幣收藏的魅力在于對其文化的探索,在于深入研究,中國錢幣界、文博界關于古代絲綢之路錢幣的研究已經碩果累累,實物展覽也曾多次舉辦。錢幣行情有漲跌,熱門品種有輪換,但錢幣文化的研究會長勝不衰。相信隨着新的出土發現和資料文獻的面世,絲路錢幣研究必將取得重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