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校學生參加澳門錢幣學會錢幣交流論壇




三校學生及居民出席學生專場論壇


由澳門錢幣學會主辦的“澳門錢幣展二○二三”系列之學生專場論壇,11月25日下午3時假金碧文娛中心展覽廳舉行,勞校中學、東南學校及培華中學以及多名居民共100多人參加,特邀錢幣學者王璟分享中華古錢幣歷史文化,該會副理事長呂幹洲闡述澳門回歸前後的錢幣發行史,內容豐富。

秦半兩開統一鑄錢先河
 
王璟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中國各朝代古錢幣發展歷程。以貝幣為例,始於原始社會到夏商時期,隨着人類文明不斷發展,慢慢掌握了鍛造冶煉技術,使用“貝”作為貨幣的材質,也從天然海貝、蚌貝、石貝、骨貝、陶貝等演變成鑄造的金屬貝。另以秦半兩為例,秦王嬴政開創了封建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對國家的統一作出卓越的貢獻。當中統一的貨幣就是秦半兩。秦半兩的書體採用小篆,據說為丞相李斯所書,“徑寸二分,重十二銖”,開後世“圓形方孔”的鑄錢形制之先河,故銅錢又雅稱為“孔方兄”。

澳開埠無正式貨幣

呂幹洲提到,追溯至開埠300餘年,澳門政府因滿清政府未有正式承認葡國對澳門之管治權,故澳門政府並無發行正式貨幣,日常經商交易的貨幣大都是當時中國滿清政府流通的銀錠、大清銀幣、民國銀圓、銅幣及西方各國的貿易貨幣。在場學生皆感興趣,啟益良多。同場設互動環節,氣氛熱烈。

另外,作為錢幣展系列之國際錢幣專家學者長桌會議,同日中午假索菲特酒店六樓會議廳舉行。同場,冠軍拍賣總裁周邁可、澳門錢幣學會理事長趙康池代表主辦方向勞校中學送贈多枚古錢幣、紙幣及古錢幣介紹小冊子等,支持該校有序開展研究工作,由該校德育主任袁耀庭代表接收。

捐贈儀式
 

(2023年11月26日“今日頭條”亦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