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紙幣之父——愛多魯·伽森

19 世紀下半葉,人們習慣將照片作為名片交換。最近發現的這張照片是伽森年輕時的照片,上面有他的原始簽名和致意大利王國國家銀行行長兼意大利銀行首任行長賈科莫·格裏洛(Giacomo Grillo)的獻詞。
 


意大利中年男子愛多魯·伽森(Edoardo Chiossone)和他的法語翻譯成瀨先生(Naruse Tsunekazu)在經過一個多月的海上旅行抵達橫濱港。兩天後的1875年 1月14日,他們走進了日本大藏省紙幣局局長得能良介的辦公室。   

得能良介是薩摩町的武士,曾在三省擔任要職。 1867年,薩摩町與長州藩一起率先推翻了德川封建政府。

得能良介生於鹿兒島,深深致力於維護國家利益,因其淵博的歷史和文學知識備受尊敬。1874 年,他受命領導紙幣局,上任僅兩個月,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決政府對私營公司印製紙幣和郵票的依賴。他聘請了三位歐洲專家,即雕刻師愛多魯·伽森、印刷工卡爾·安東·布魯克(Karl Anton Bruck)和排版工布魯諾·利伯斯(Bruno Liebers)。    
                
通常情況下,在聘用外國專家時,會在雇傭合同裏準確地確定細節。但伽森在與得能良介的會談中表示,他將把細節留給局長決定,並將盡全力培訓紙幣局的雕刻師。   
唐多夫和瑙曼公司(Dondorf & Nauman)代表日本政府發行的十錢紙幣。該紙幣由愛多魯·伽森設計(Pick目錄編號1)
 
 
這些最新發現的由唐多夫和瑙曼公司為意大利王國銀行設計的紙幣原樣,上面印有意大利人物,包括安德魯·多利亞(Andrea Doria)、馬基雅弗利(Machiavelli)、拉斐爾(Raphael)、貝裏尼(Bellini)、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利奧納多(Leonardo)、蓋塔諾·菲蘭傑裏(Gaetano Filangieri)和維托裏奧·阿爾菲裏(Vittorio Alfieri)。這些當然是伽森的作品,他希望自己的設計能出現在新的意大利紙幣上。
 


他的行為得到了得能良介和紙幣局官員的欽佩。事實上,日本人建立信任關係的條件並不局限於書面合同,所以伽森的態度從一開始就贏得了人們的贊同和信任。

得能良介特別支持引進新機械和現代技術。因此,雖然外國人無法獲得這樣的官職,但伽森在年僅43歲時就成為了紙幣局領導,他制定了管理生產的現代化政策,並為建立現在的國家印刷局鋪平了道路。

伽森的許多學生在政府部門和私營企業中聲名鵲起。他的學生是當今全球最大的印刷公司之一——日本凸版印刷株式會社的創始人之一,該公司在世界各地擁有169家分支機構。

如今,該公司的業務範圍已從醫療保健和科學產業擴展到教育和文化交流、城市空間和交通、能源和食品資源。伽森本人也支持了這家日本凸版印刷株式會社的發展。

伽森向日本人傳授了當時最先進的印刷技術,而這些技術在當時的日本尚不為人所知。他設計了債券、紙幣和郵票,傳授了西方印刷術,教授如何製作帶浮水印的紙張。更重要的是,他還傳授了用一個母版製作多個印版的方法。

他在局內創辦了一所雕刻學校。日本隨後十六年中發行的所有紙幣都是在他的指導下製作的。時至今日,日本國立印刷局的日本工人對這位意大利紳士依然非常欽佩,並將他視為日本紙幣之父。

讓我們從頭開始瞭解愛多魯·伽森。愛多魯·伽森於1833年出生在意大利利古裏亞的阿倫紮諾。

他最初在熱那亞的Don Pessini學校學習。這所學校在當時很有名氣,他的堂兄大衛·伽森(David Chiossone)也是這所學校的學生。

愛多魯追隨另一位表兄——佛羅倫斯著名銅幣雕刻師多梅尼科·伽森(Domenico Chiossone)的腳步,進入意大利熱那亞美術學院學習。他在那裏從拉斐爾·格拉納拉身上學到了繪畫和雕刻的基礎知識。意大利熱那亞美術學院成立於1751年,是一所教授繪畫、雕塑和雕刻的著名學府。伽森在雕刻方面的天賦在上學時就已經顯露出來,經常因為出色的成績而獲獎。

伽森22歲時完成學業,進入格拉納拉工作室,在凹版印刷作品方面進行發展。我們可以在一本名為《意大利熱那亞美術學院版畫》(Academy entitled Prints of the Accademia Ligustica of Fine Arts)的學院優秀學生作品集中,找到伽森的三幅作品,包括《西馬布埃和喬托》《小提琴手》和《麵包與淚水》。他在29 歲時被授予米蘭佈雷拉學院榮譽會員稱號。他除了是雕刻專家外,還擅長繪畫,可以創作出非常逼真的肖像畫,並將這一切與他作為雕刻家的技術和技巧相結合。1867年,他在巴黎世界博覽會上獲得銀獎。

意大利統一後,伽森受聘擔任意大利王國新成立的國家銀行的雕刻師,並被派往德國法蘭克福專門從事紙幣印刷的唐多夫和瑙曼公司(Dondorf & Naumann),專門學習雕刻和雕版的最新技術。伽森希望一旦新的印刷局成立,他就能成為雕刻意大利紙鈔人物的雕刻師。

日本政府在1870年至1872年間委託唐多夫和瑙曼公司生產了九種不同面值的政府紙幣,這是該公司歷史上收到的最大訂單。

這些紙幣的設計和創作工作由伽森負責。他繪製並雕刻了1872年代日本大藏省發行的日本紙幣上的龍鳳圖案,這種紙幣的面值為十錢和二十錢、1/2日元、1日元、2日元、5日元、10日元、50日元和100日元。這些紙幣在日本被稱為“德國紙幣”(German shihei),為豎版紙幣,顏色各異,但圖案都是龍鳳呈祥,象徵着明治維新取代德川幕府政府建立的天皇政權的絕對權威。因此,日本紙幣的初期設計是以龍為主題的。由於長途海運風險很大,因此鈔票在德國印製,在日本加蓋銀行印章和序列號於紙鈔背面後完成。

隨着1874年的這筆訂單的結束,印版與在德國接受培訓的日本技術人員一起被送往東京,這些紙幣繼續在日本生產。迄今為止,還沒有找到一種方法來區分德國生產的紙幣和日本生產的紙幣。

1876年,印刷局工廠在東京大手町,靠近天皇宮殿。 當時那是一座很現代、很安全的磚砌建築。建築的屋頂上有一只高約兩米的大石鳳凰(日語稱為hōō)。不幸的是,這座建築在 1923 年的關東大地震中被毀,於是工廠搬遷到東京王子町。不過,修復後的石鳳凰仍矗立在工廠內。如今,這只造型優美的鳳凰已成為日本印刷局的官方標誌。

伽森有了1872年為日本政府發行紙幣進行的經驗,準備了各種手稿,希望意大利王國的國家銀行也能使用。他描繪了哥倫布、萊昂納多和“佈雷西亞”的形象,並為1 000里拉紙幣進行設計。最近在唐多夫和瑙曼公司發現的凹版紙幣原型證實了他是為了在意大利紙幣上使用而進行的設計。

遺憾的是,意大利王國國家銀行與唐多夫和瑙曼公司之間的關係變得複雜起來。這讓伽森感到失望。他決定離開這家公司,前往倫敦的德納羅公司(De La Rue)。伽森在倫敦時,日本政府邀請他擔任明治政府的專家。

這對日本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日本政府不遺餘力地迅速發展新的技術知識。

伽森坐頭等艙前往日本,並獲得了一套房子,月薪450日元。鑒於當時員工的平均年薪是160日元,我們就能理解這份工作的吸引力有多大了。

明治維新(實際上是明治革命)源於一系列政治、社會和經濟變革,這些變革導致德川幕府垮臺,並將政府權力從幕府交還給天皇,建立了一個現代統一國家。以“明治”為年號的年輕天皇睦仁成為幾個世紀以來第一位擁有政治權力的天皇。

明治時期(“開明盛世”)從1868年1月1日持續到1912年7月30日,除了睦仁天皇統治的最初幾周外,這個時期囊括了他在位的44年時間。睦仁天皇開始根據西方模式改變日本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結構。正是在這一政治和社會發展領域,伽森在大藏省紙幣局工作,而大藏省從根本上建立了日本的財政體系。

政府立即意識到,不僅是紙幣,各種有價證券也應由紙幣局直接控制。該局已於1875年合併了文件印刷局。紙幣局的職責範圍增加了債券、印花稅票、郵票和其他憑證,從而產生了巨大的工作量。伽森非常忙碌,有時臨近交付期限,他就放棄節假日,在周日工作。而他在工作日總保持着驚人的工作時長,從早上6點開始,到晚上10點結束。1875年至1878 年期間,他甚至無法因母親去世而返回意大利,因為那是他工作最緊張的時期。伽森的敬業精神給大藏省省長兼局長的得能良介留下了深刻印象。1881年,伽森的工資增加到每月700日元,外加每年300至500日元的保險費。而伽森的作品在此之前的一年就已受到關注,當時他獲得了明治政府頒發的四等功勳章和旭日勳章。

1871 年,伴隨着德國的統一和德意志帝國的建立,一種新的德國通用貨幣——馬克誕生了。1879年7月6日在柏林正式成立的帝國印刷局是一家生產郵票和紙幣的公共機構。唐多夫和瑙曼公司被取消了大量的訂單,不得不出售17臺印刷機,並將三名專家調往日本。唐多夫和瑙曼公司肯定預料到,他們將失去德國地方國有銀行的印鈔業務。因此在討論日本印鈔訂單時,公司承諾,如果日本決定有其印製紙幣,他們將提供工程師和印刷機。在伽森的指導下,唐多夫和瑙曼公司的技術和經驗轉讓為日本印鈔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5日元紙幣(Pick目錄編號21)上面的圖案描繪了三位鐵匠工作的場景,體現了日本政府鼓勵工業發展的政策。背景是由得能良介提議增建的印刷局大樓,上面有鳳凰和冒煙的煙囪
 


隨着外國專家的到來,使用蝕刻技術製作紙幣的日本藝術家紛紛下崗。伽森成為唯一真正有能力製作紙鈔和憑證鋼板圖案的人。日本雕刻師沒有立體人物畫的經驗,要在短時間內掌握這一專業技能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伽森在多年的學徒生涯中專門從事這一領域的工作。在短短兩年時間裏,紙幣局就成為了東方國家的第一大紙幣局。 1877年11 月17日,得能良介和伽森陪同明治天皇訪問了該紙幣局。天皇深受感動。11天後,明治天皇的妻子日本昭憲皇后美子及其母親英照皇太后也前去拜訪。

第一張完全由日本製造的紙幣誕生於1877年2月19日。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標誌着日本有能力在不借助其他外國力量的幫助下自主生產自己的紙幣。這張紙幣就是國民銀行第二版紙幣中的一日元面額紙幣,因其圖案是兩名水手掌舵眺望地平線而被稱為“水手紙幣”,這也象徵着政府的強軍政策。

隨後,又在1878 年發行了一張 5 日元紙幣,圖案以印刷局為背景,場景描繪了兩名鐵匠正在工作,另一名鐵匠正在看着他們工作。這象徵着政府的另一項政策——鼓勵工業發展。1878年12月10日,紙幣局更名為印刷局。我們從這張紙幣上可以知道得能良介向他的上司建議採用複雜的凹版設計來打擊假幣的重要性。他的建議包括在設計中加入印刷局,這個背景中可以看到鳳凰和冒煙的煙囪。
 
1877年2月19日,紙幣局局長得能良介向大藏省省長大隈重信提交了一份文件,建議在紙幣中加入圖案雕刻以防紙幣被偽造這一事件的重要性,並建議在5日元紙幣(Pick目錄編號21)上加入紙幣印刷局大樓的圖案
 
 
傳說中的神功皇后出現在10日元紙幣上(Pick目錄編號19)。這是該紙幣上的第三個肖像,這款紙幣也是日本第一張帶有人物肖像的紙幣。
 


1881 年,伽森製作了第一張帶有正面人物肖像的日本紙幣。這張一日元紙幣上印有傳說中神功皇后的肖像,據稱她是三征朝鮮的女英雄。他根據浮世繪版畫(日本藝術木刻版畫)、各種繪畫以及在該局工作的許多漂亮女孩的肖像為基礎,成功地描繪出了一個高貴的形象。隨後,又在1882 年7月和1883年9月相繼發行了5日元和10日元紙幣。這三張紙幣上,有三幅略有不同的神功皇后肖像。與第一版紙幣相比,10 日元紙幣上的肖像具有日本特徵,因為第一版眼睛的形狀和長鼻子使她看起來更像一個外國女人。這三個系列的紙幣被正式稱為改良紙幣。這些紙幣的紙張因其耐用性和其他優點而備受關注。比如紙張上的肖像使偽造變得更加困難,而且紙張是由一種名為“三椏皮”的特殊植物製成的,這種植物被日本傳統的私人造紙廠用於製造防偽紙張。這種三椏皮紙非常結實,表面光滑,適合印刷,尤其適用於紙幣等防偽紙張。此外,它還非常適合打浮水印,從而提高了防偽效果,在未來許多年裏都被用於製作紙幣。

日本人一個多世紀後才在日本紙幣上看到另一位女性的形象。2000年發行的2 000日元沖繩紀念鈔上描繪了1000多年前的歌妓和小說家紫式部。

新的日本銀行在1885 年誕生。日本銀行有必要發行自己的紙幣(以前的紙幣都是國庫券)。大黑鈔因印有大黑天財神的形象而被人們所熟知,面額有1日元、5日元、10日元以及100日元。5日元紙幣的背面是大黑天的圖案。所有大黑鈔的圖案中都有老鼠,寓意家財萬貫(食物豐富)。為了打擊造假者,日本央行採取了額外的預防措施,那就是使用了一種難以拍照的淺藍色墨水,並使用了從海芋植物中提取的粉來強化紙張。遺憾的是,這一方法確實存在一些問題。藍色墨水中的鉛會與日本流行的溫泉中的硫化氫發生反應變成黑色,而海芋粉則很容易吸引昆蟲和老鼠。

1887年,日本政府頒佈了一項新指令,規定紙幣上只能有政府指定的七位人物的肖像。這七位人物是武內宿禰、菅原道真、和氣清麻呂、藤原鐮足、聖德太子、日本武尊、阪上田村麻呂(但這位從未在紙幣上出現過)。這些人都是對朝廷忠心耿耿的歷史人物。這些人物的肖像畫都是伽森創作的,在他去世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在使用。

與伽森同時代的幾個人(大概是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紙幣上人物的原形。神田神社寺廟(離神社不遠)的神道教僧侶是1日元紙幣上武內宿禰肖像的原型。5日元紙幣上菅原道真的形象綜合了多位文化保護者的形象。10日元紙幣上的和氣清麻呂則是明治政府重臣木戶孝允與的形象。最後,當時的財務大臣松方正義為100日元紙幣上的藤原鐮足肖像提供了靈感。這張100日元是伽森製作的最後一張鈔票。1891年,伽森在完成這張紙鈔印版五天後,從工作了16年之久的印刷局退休。
 
10 日元紙幣(Pick目錄編號24)上有財神大黑天的形象
 
印有菅原道真肖像的5日元紙幣(Pick目錄編號27)細節
 


伽森還是一位偉大的藝術收藏家。他去世時,為母校熱那亞美術學院留下了約15 000件藝術品。如今,他的藏品被收藏在熱那亞東方藝術博物館。據說歐洲博物館收藏的許多日本藝術品原來都是他的收藏。此外,伽森於1879年應得能良介的邀請,參加了對日本文化資產的考察,考察持續了約五個月。伽森拍攝了500多張照片,並繪製了200幅素描,這些素描被收錄在一套名為《國家榮耀的持久芬芳》(Kokka Yoho)的系列叢書中。該套叢書共八冊,其中的素描被翻版成為彩色的石版畫,於1880年至1883年間由日本印刷局出版。另外三卷名為《伊勢內殿的珍寶》(Ise Naiku Shinpobu)和《正倉院的皇室財產》(Shosoin Gyobutsu)的書中包含用彩色石版印刷和照片石版印刷的大幅雙頁插圖。1883年,伽森的很多版畫在波士頓舉行的“外國產品、藝術和製成品展覽”上展出。十年後,得能的兒子出版了得能關於這次旅行的日記。從日記中可以看出,除了與旅行目的相關的主題外,倆人還進行了長時間的愉快交談。
保存在東京郵票和紙幣博物館的伽森半身像
 
 
上圖為明治天皇肖像的細節。伽森在沒有見到天皇本人的情況下完成了這幅肖像。他躲在花園的灌木叢中觀察了日本天皇並對其進行寫生。後來,伽森借來天皇的軍裝穿上,為自己畫了一幅穿軍裝的肖像。他的作品得到了日本皇室的高度讚賞


伽森在日本的名聲不僅限於紙幣,他在肖像畫領域也非常有名。事實上,伽森可以說是皇室的肖像畫師。明治天皇的官方肖像就是出自他手。因此,伽森在皇室中很受歡迎,並在退休前被授予三等功勳章和三等功聖寶勳章。伽森於1898年4月11日去世,日本朝廷為他的葬禮資助了500日元,當時的許多政治家和名人都參加了他的葬禮。

1890年7月,伽森繪製的一幅天皇肖像被運到橫須賀小學。這永遠是一個歷史性的事件。為了獲得這幅畫像的複製品,區長、市長、校長和市議會的一些成員來到了省首府。日本人稱這幅畫像為“禦真影”(Go-shin-ei),它被放在一個特製的木盒中,然後放置在一個用來供奉祭品的小祭壇上。從橫濱到橫須賀需要乘坐渡輪。當畫像在抵達碼頭時,人們簇擁着畫像,歡迎畫像的到來,並一路護送畫像前往學校。一群學生拉起了橫幅,上面寫着“歡迎參觀他那最尊貴的畫像!”據當時的編年史記載,當時的氣氛十分熱烈,老人在看到皇室畫像時喜極而泣。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許多其他學校的學生都來參觀禦真影。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對於當時的日本人來說,天皇的畫像就是天皇本人。

在日本對西方文明開放之後,伽森對日本藝術的發展做出了不朽的貢獻。我們不僅可以稱他為“紙幣之父”,還可以稱他為“日本西方印刷技術之父”。

伽森安葬在東京青山外國人公墓。在他的紀念匾上有一段意大利文的題詞:“永遠懷念愛多魯·伽森教授。1833年生於意大利阿倫紮諾,1898年4月11日卒於東京。”

1898 年4 月14日,東京《朝日新聞》發佈訃告寫,“11日,居住在日本的伽森先生因病去世,他被授予三等功勳章。伽森出生於意大利熱那亞省的阿倫紮諾,曾在米蘭等意大利公立學院任教。1875 年受聘於大藏省印刷局;1880 年 5 月被授予四等功勳章;1891年7月獲得三等功勳章;同月,他在合同期滿後離開了印刷局,後來成為美術協會的顧問。伽森享年 65 歲。他的作品包括天皇肖像、新紙幣、兌換券、日本銀行可兌換券、特種國庫券、可兌換國庫券、中山道鐵路債券、匯票、郵票、煙草稅印章等大量印刷版。除此以外,伽森還有許多其他作品。他在慈善事業上非常慷慨,臨終前立下遺囑,要為他長期居住的麹町附近的窮人捐贈3 000日元,並為他的僕人們捐款。昨天,皇室為他的葬禮贊助了500日元。”
2017年國家印刷局150周年紀念展海報。海報上有愛多魯·伽森和得能良介的照片。伽森照片下方的日文小標題中寫道:“現代日本紙鈔之父”。此外,還可以看到當時國立印刷局的磚砌現代建築
 
 
1874年5月15日,日本大藏省部長兼大藏省副大臣吉田清成向首相三條實美報告了有關接受唐多夫和瑙曼公司機器的官方文件。這份10頁的報告討論了每種面額的原始印刷版、原始凸版、印刷版、編號版和每種面額的校樣的問題
 

伽森雕刻了500多幅印刷版,其中許多已經遺失,但他的精神遺產並沒有遺失。時至今日,居住在東京的意大利人每年在櫻花盛開的季節都會聚集在他的墓前,與同胞們舉杯共祝,緬懷這位為日本現代化做出巨大貢獻的令人難忘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