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造幣歷史與西方相比更為悠久。然而,中國的銅錢不是用機器生產的,而是用模具鑄造的。
中國現代造幣的歷史只能追溯到1889年,當時廣東造幣廠率先開始進行造幣活動。大約10年後,其他省級鑄幣廠也開始跟進。這些造幣廠鑄造的錢幣主要包括銀元、銀質輔幣、鎳幣及銅幣。與這種硬通貨銀錠並存的銀幣在中國自由流通,直到1933年4月6日中央政府頒佈官方命令將其廢除。
現代銀幣的先導者
在中國用現代機器生產銀幣之前,大量的外國銀幣在中國廣泛流通。主要的來源國是西班牙(通過菲律賓流入),以卡洛斯銀元為代表。墨西哥廣泛流通的是墨西哥銀元;香港廣泛流通的是英國貿易銀元;印度支那廣泛流通的是西貢銀元;日本廣泛流通的是日本銀元(日本龍洋);美國也向中國輸入美國貿易銀幣(拿花)。此外,在過去的一百年中,也有發現奧地利的瑪麗亞·特蕾莎-塔勒銀幣以及秘魯、委內瑞拉和其他美國的銀幣也在中國流通。然而直到最近,所有這些錢幣,都不按其數量計價,而只是根據其含銀量及重量來決定。
第一種中國製造的銀元
早在正規鑄造的銀元問世之前,中國就有了這樣的錢幣。這些錢幣沒有被稱為“元”,而是有中文銘文“庫平七錢二分”,這個面額在中國之後的銀元中一直沿用,直至1912年左右。這種命名方式的意思是,銀幣不過是一種方便的支付方式,這個銀幣含銀重0.72兩(七錢二分)。
生產自製銀元的直接原因是戰爭。道光十七年(1837年),張溫在臺灣發動了革命。為此,他需要一種形狀統一的銀幣,大小與西班牙銀元相同,重七錢二分。這是中國的第一款銀幣,至少有三種略有不同的壽星形象設計。神像左邊是篆書“道光年鑄”,意思是道光年間鑄造的。右邊邊緣,對稱地排列着“足紋銀餅”字樣,意思是“標準純度的銀餅”,也是用篆書寫的。在神(壽星)的胸前有四個字“庫平柒弍”,表示七錢二分。背面中間是一只三足寶鼎,周圍有四個滿文。上面和下面為滿文“臺灣”。左邊發音Kyahi,可能代表位於臺南以北40英里的嘉義鎮。右邊滿族的發音為Hoo,可能是指“庫”。這枚錢幣初重為417.4格令(約27克)。
雖然作者擁有這枚稀有錢幣的實物,但由於長期的磨損,它的狀況已經無法拍攝出良好的照片以再現其原貌。由於這個原因,這裏用蔣仲川出版的《中國金銀鎳幣圖說》中的精美圖片來代替(圖1)。
圖1
這些錢幣的做工非常粗糙。1842年生產的錢幣在重量上已經略輕,而1845年生產的錢幣則更是輕了5%。
第二批老銀元
第二次生產中國製造的銀元可以追溯到1844年。當時,福建漳洲地區生產了一款沒有裝飾物,只有中文銘文的銀元(圖2)。初重七錢四分,但很快就生產出了更輕的銀元,重量輕了約15%。這些銀元同樣是為了滿足軍事需要而生產的。它們很快就不再流通,極為罕見。
圖2
銘文
正面:泉局詳奉,憲定通行
反面:足紋軍餉
第三種銀元的樣式
另一枚現在非常罕見的銀元頗具爭議。它無疑也源於戰爭。我們知道該種銀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設計。圖3的軍餉重六錢八分,由林恭於咸豐三年(1853年)在臺灣鳳山區起義時製造。雖然由於發行次數過多,圖案有些模糊不清,但我還是成功地獲得了一份相當不錯的錢幣照片,現在此附上。
圖3
在圖4中可以看到另一個明顯不同種類的臺灣軍餉銀餅,同樣重六錢八分,由戴潮春在同治元年(1862年)時發行。
圖4
在正面的中央是一個傳說中的聚寶盆,上面有銘文“寶”,意指“永無止境的財富”。右邊是“軍”字,左邊是“餉”字,即軍餉。下方題刻“足紋通行”四字。
背面是兩支交叉的畫筆、蓮花和其他圖案,右邊是“府”字,左邊是“庫”字,意為“財政”。下面的字是重六錢八分的意思。
幾年前,當這枚錢幣(圖3)展現在我面前時,我並沒把其放在心上。事實上,由於無論是這枚幣的擁有者,還是我自己都沒有聽說過這種錢幣。因此,我在《金融與商業》專欄中提出了這個問題,幾個月後收到了來自法國的答復。
儘管其對這一問題進行解釋的答復來自中國最重要的錢幣學家⸺已故的伍德華先生(Tracey Woodward),而且它是基於著名的收藏家⸺已故的蔔士禮先生(S.W. Bushell)留下的筆記,但他的解釋並不令我信服。當時,我堅信這些銀元來自臺灣,或者是在鄰近的福建省,而非北京,我的這一觀點至今仍沒有動搖。伍德華先生的信發表在《中國雜誌》第3期(1936年9月)上,全文如下:
耿愛德先生在1936年6月(第二十四卷第六期)第343頁上指出,他提到的那枚錢幣並不是在太平天國時期發行的。我曾在1921年購買下已故的蔔士禮先生的收藏,他所作的手稿說明中提到,這枚幣是1868年左右在北京鑄造的。鑒於太平天國的叛亂在1865年結束,這枚錢幣顯然是為其他目的而製作的。然而,這枚銀元上的文字顯示,它正如中國其他許多錢幣的情況一樣,是作為軍餉而投入流通的。正面是一個裝有樹枝的花瓶,以及“府庫”和“軍餉”字樣。在花瓶上出現了“寶”字。背面圖案是兩朵莖部交叉的蓮花;背面是“足紋”二字,意為標準純度。在背面我們發現了“通行”(Tunghang)字樣,意思是“用於一般流通”。在英語中,其正面意思為:“國庫的軍餉”,反面為“流通的標準純度”。
傳言這枚錢幣不是澆注而成的,但它無疑就像吉林廠平壹兩、臺灣軍餉壹兩和福建省造庫平壹兩等許多中國錢幣一樣,是在造幣廠或兵工廠打製的。有一個情況非常值得注意,那就是我所有的這種錢幣,就像耿愛德先生的錢幣一樣,都有一個刻在方形中的“六”字,位置在背面荷花的兩個莖葉之間。這枚錢幣現在是非常罕見的。
(簽名)伍德華
如今很少有機會見到這兩枚有趣的錢幣。所有的這種錢幣都是加蓋了戳記且有所磨損,所以人們幾乎未曾見過完整者。
第四種銀元
第四種銀元有兩種不同樣式,是軍餉銀元的前身。這些銀元上沒有任何圖案,只有漢字。第一枚銀元是由曾國荃將軍於1864/65年(即同治在位第三年)在福建漳州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後製造的。
銘文(見圖5)的翻譯內容如下。正面上方的一行意為“純銀”,下面兩個字意為“通用”。背面上方有四個漢字“漳州軍餉”,下面是“值七錢四分”的草書(並非幣值。有識為套寫的“曾國荃”個性簽名。⸺編者),意思是七四足重。
圖5
第二枚錢幣屬於同一系列,在設計上非常相似。它是在同治四年(1865年)收復福建漳州時,由總督左宗棠鑄造的。從圖6中可以看出,其設計是相同的,只是文字的大小有些不同。此外,草書銘文(有識為套寫的“朱成功”個性簽名。⸺編者)差異很大。
圖6
雖然這兩枚錢幣的贗品很常見,但其原始錢幣卻很難得到,尤其是形狀完好者。現有的幾枚該種銀元都有嚴重磨損。
最後一種老銀元
最後一種是在1888年,即光緒十四年,貴州省用簡單的機器製造出的一種銀幣,其面值為伍角。按照當時的習慣,這些錢幣上除了圖案外,只有漢字。它們分別指七二足重和三六足重,沒有提到“元”或者“圓”。
我們可以從圖7和圖8的拓圖中看到它們的設計。在此翻譯一下上面的銘文。正面:光緒十四年貴州官爐造。反面:黔寶。這些錢幣非常罕見,其流通量肯定非常有限。
圖7 |
圖8 |
以上總結了中國在用現代機器和最新鑄造方法之前,對生產類似銀元的錢幣所做的嘗試。除了最後提到的黔寶外,這裏描述的所有銀元都是作為支付軍隊費用的便利手段而製造的。
備註:
黔寶可能只是樣幣。
一些收藏家對其真偽存疑。因空間不足,這裏的錢幣圖片比錢幣本身要小。
(此文出處:包克有把6篇出自中華錢幣協會的文章合訂在一起,這是其中的一篇,這篇被訂進去的是耿愛德1948年的時候寄給包克的,上面有寫致包克,和耿愛德的簽名。⸺編者)
原始稿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