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貨幣化的推手—戥秤

唐宋時期金銀朝向貨幣化發展,是一個學界經常探討的課題,舉凡礦產增加、提煉技術改進、外地大量輸入1等都被視為原因,成為研究方向。不過,金銀作為一種貨幣流通,必須按其成分計值,如此一來,當時是如何克服成色分析與重量量測兩大技術問題,至今卻仍少有人提及。

唐宋時期辨識金銀成色的訣竅

有關金銀成色的分析辨識,一般所知,以完成於南宋末年的《寶貨辨偽》提供的信息最為詳盡。2

在金的部分:有“金子十分至半錢,對樣分明石上試,更看裹夾幾多般,前錯開時無疑患”、“凡辨夾金鋌或夾器皿,用淡金或銀,使赤金葉裹,就熱砑上,鋌子偽造錘痕,器皿看底,足有縫即是。如無縫看唇厚入手硬,夾器也。”意思是,把金子往試金石上用力一劃,拿呈現出的色澤加以比對,即可判定成色;使用這個方法,從最高的“十分金”到含金僅5%都可以檢測得出。另外,當時也已懂得從金條金器底部接縫以及錘痕是否屬偽造等跡象,辨識是否使用或包夾低潮金銀料的技巧。

銀的部分,則有:“真花細滲分數高,紙被必低四角凹,好弱幽微說不盡,論中不錯半分毫”、“金漆花銀(一百分足)、濃調花銀(九十九分九厘)、茶花銀(九十九分八厘)、大胡花銀(九十九分七厘)、薄花銀(九十九分六厘)、薄花細滲(九十九分五厘)、紙灰花銀(九十九分四厘)、細滲銀(九十九分三厘)、麄滲銀(九十九分一厘)、斷滲銀(九十八分五厘)、無滲銀(九十七分五厘)。以上銀分數名額。凡看諸般器皿。首飾釵釧。今時宅眷多喜時樣生活。勤去更改一番騰倒一番低也。但凡楞褁鍍金之類。尤宜仔細。”值得注意的是,宋代不只能從銀鋌外觀辨識成色,連特徵、色澤等細微差別,也成為評斷高低,訂定名目的依據,而且兩個成色級距只有0.1%的差異!這種功夫,令人不禁讚歎!無疑地,這已為白銀貨幣化奠定下重要基礎。

百姓在耳濡目染下,對於看銀辨偽無不略知一二,到了後來,特別是明清時期,銀錢業與公估店集相關訣竅於大成,其中不少就是傳承自宋代經驗。

相較於在看色方面,宋代已經具備超強能力,金銀秤重技術的發展,則是相對遲緩,這恐怕也是金銀貨幣化進程難以進一步推動的原因。本文將利用較多篇幅探討這個一直未受到注意的問題。

宋代戥秤的發明及其影響

銀錠,作為一種秤量貨幣,衡秤是其普遍流通的前提。中國歷代自古以來所使用的衡秤,是一種等臂式天平(圖1)。 不過,受限於製造技術,傳統天平無法同時滿足銀錠流通所需的兩個條件:一是,為了應付各種不同的交易價格,重量單位必須夠小,能秤量錢、分等微量;二是,為了隨時派上用場,體積必須輕巧,以便隨身攜帶。
 
圖1 清代官府使用的等臂式天平

北宋景德年間(1004-1008 A.D.),一種精巧、準確性足夠的衡器——“戥秤”終於誕生(圖2)。這種新式衡具,是由朝官劉承珪所發明3。在經過多年發展之後,金銀,尤其是白銀,在明清時期得以普遍流通,全面走向貨幣化,與秤量計值的技術已臻成熟有關,其工具就是在宋代戥秤的基礎上發展而來。
 
圖2 戥秤圖

戥秤,是一種藉由杠杆原理所製作的非等臂天平,可藉由同一秤陀(砝碼)位置的挪移,秤量各種不同物品的重量,而且準確度非常高。如此特點,讓衡具變得輕盈精巧。據記載,劉氏戥秤的原型,秤桿重約1錢,長約40釐米,秤砣重6分。秤桿上有3個提紐,各有秤重區間。第一紐,5分至1錢5分;第二紐,2分到1錢;第三紐,1到5分。隨着不斷改進,目前所知,最小的戥秤4,大約是出現於明末清初左右,秤桿僅長11釐米,1分起秤,有兩個提紐,分別可秤重1分到1錢,與2分到3錢2分,(筆者藏品,詳見(圖7:1號秤)。

宋元時期戥秤不普及,金銀流通困難

不過,因製作技術所限,精巧可供秤量微物的戥秤一直為宮廷所專屬,早期民間的戥秤,體型與誤差都較大,多僅利用作為秤量日常商品之用,不適合貴重的金銀;元代壁畫“執秤官秤魚圖”也透露着端倪(圖3)。蒙元是一個極重視度量衡的朝代,市場設有官吏執秤以維護交易公平;但,因制秤技術未臻成熟,當時執秤官所使用的雖是官制戥秤,但,體積過大,不夠精密,只能秤量日常物品,無法同時用於金銀。
 
圖3 元代山西廣勝寺壁畫:“執秤官秤魚圖”
 
重量,是成色之外決定銀錠價值的另一因素。宋元時期流通的銀鋌,根據當時的記載:“今人冶銀,大鋌五十兩,中鋌半之,小鋌又半之”。5由於秤量技術不發達,當時以五十兩銀為單位,與減半、再減半續分出中、小鋌作為貨幣。但,問題是無論何者,價值都相當高昂,不是一般百姓所能負擔。由此推測,其用途應與國際、邊境貿易與大宗商業交易等活動有關,正因精准的天平、戥秤,為數有限,所以在此優先使用。
 
圖4 英國戥秤

當時市場絕少流通重僅一、二兩或數錢的銀塊,這種現象也大概說明可秤量金銀的精准戥秤,仍是一種珍貴資源,為官府與少數人所專屬。唐宋時期,尤其是南宋,因礦產開發、境外輸入等原因,社會雖充斥着大量金銀,貨幣化的道路看似敞開。但,風雨欲來,卻雷大雨小,最終仍未實現。這個結果,恐怕與散碎銀塊無法過秤,交易受阻有着不小關係。如此一來,民間買賣就只好繼續使用銅錢、鈔票等。

戥秤到了後來也流入亞洲鄰國,甚至輾轉傳入歐洲。圖4為20世紀初出現於英國的戥秤,體型相當龐大,重量約1公斤,秤重以磅(453克)為單位,以0.1磅起秤,最重可秤量至9磅。其用途與早期中國類似,都是用於秤量魚肉蔬果等商品。

明代手秤成為民生必需品,白銀通路因此大開

明代後期,宣佈白銀為法定貨幣,社會各界流通着各種銀錠。這個結果的促成,實與多種條件的成就有關。其中,一種專門用於秤量金銀、藥等貴重物品的戥秤的出現,至關重要。

金銀秤,體型精巧,秤桿、砝碼都可收藏在小木盒內,隨身攜帶,因此也被稱為“手秤”,也就是“隨身型戥秤”之意。(圖5)
 
圖5 明代以後出現的各式手秤

不久之後,手秤,就成為人手一只的民生必需品,從而使自古以來用銀無法過秤的問題迎刃而解。因為可以隨手秤重計值,碎銀,不分大小,一概歡迎。比起既往,以銀交易變得方便,這個轉變讓白銀得以同時在公私經濟通行無阻,毫無保留地發揮貨幣職能。
 
明代後期,地形銀在全國各地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這些造型、大小各異的銀錠,絕大多數都是10兩以下以至1兩的小錠6,加上市面已流通着大量碎銀,重量多在一兩以下,不足一錢者,也所在多有。手秤的設計,正是針對當時流通銀錠的實際存在狀況而來。各式可秤量10兩以下以至數錢、數分、數毫的手秤,應有盡有7(圖6 )。以下圖示部分實物(圖7-11)。

 
圖6 明清時期使用手秤秤量的碎銀

未追隨銀錠淡出市場,手秤續用於秤量銀元

銀錠之外,洋錢,自明代後期起已流入中國,並在清代大受歡迎,後來自鑄銀元也加入流通。這些機製幣儘管出廠品質具有一致性,不過,由於坊間偷銀、加蓋戳印的風氣盛行,每每造成銀錢重量減損,流通幣的交易價值仍須過秤後決定8。因此,手秤不只用於秤銀,後來有更多應用是與銀元交易有關。

儘管銀元與小碎銀都可共用相同的手秤,但在部分手秤上,卻仍可找到專屬銀元的設計。圖11所示的5號秤,就是一個例子。這只手秤是廣州安瀾行所製造,年代推測是在清末民初。當時廣州市以流通銀元為主,絕少使用銀錠,所以,手秤設計所考慮的秤量目標,首先是銀元,其次才是銀兩。為此,手秤的3個提紐中,最小的重量區間,以7錢5分為上限,這可說是專為銀幣所設計,1枚銀元重約7錢2分,只要是1枚銀元或重量更輕的銀輔幣都可使用,沒有更換提紐的麻煩(圖12)。至於其他提紐,重量區間上限分別為3兩6錢與11兩,約合5枚與15枚銀元的重量。此外,清末廣東仍鑄行地形銀“方鏪”,單位重量10兩左右9,過手時也可利用。
 
圖7 【1號秤】兩個提紐,秤重區間分別為4分至2錢,與5分至3兩。最小刻度2厘。
 
圖8  【2號秤】一個提紐,秤重區間1分至2錢2分,最小刻度1分。

後來,即使銀錠因銀元的取代而走向式微,傳統金銀鋪、公估店紛紛退場,不再講究看色,手秤,此一中國古機械文明,仍伴隨着社會使用銀元的特殊習慣而曆久不衰,直至民國時期依舊活躍,成為金銀貨幣史上罕見的活化石。
 
圖9  【3號秤】兩個提紐,秤重區間分別為1錢至1兩,與2錢至9兩。最小刻度1分。
 
圖10  【4號秤】兩個提紐,秤重區間分別為1錢至1兩5錢,與 1兩至2兩3錢。最小刻度2分。
 
圖11  【秤5】三個提紐,秤重區間分別為1分至7錢5分、2分-3兩5錢,與 4分-11兩。最小刻度1分。
 
圖12  5號秤上專供秤量銀元的設計


 

注釋:

1   參閱:(日本)加藤繁,《唐宋時代金銀之研究》。
2   收錄於南宋末期《居家必用事類全集》戊集。
3 丘光明:《中國古代計量史》,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2-01。
4 史有勇、 臨夏穆斯林風情:《戥子收藏者馬清平》,中國社會科學網,2015年2月25日。
5 胡三省:《通鑒釋文辨誤》。
6   戴學文:《方鏪考——一種歷史銀錠的探索》。
7   明清時期的章回小說,不時可找到秤量碎銀的事例,例如:《紅樓夢》第五一回:“麝月便拿了一塊銀子,提起戥子來問寶玉 :‘那是一兩的星兒?’”《儒林外史》第八回:蘧公子道“是戥子聲,算盤聲,板子聲。”,及《三俠五義》第五回:“包公回頭,叫包興取戥子來。包興答應,連忙取戥平了,果然重一兩八錢。”
8   戴學文:《亂中有序——洋錢上的戳印模式》,載《東亞泉志》第28期。
9   同注6,前揭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