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發現的中國形制巴厘文祭祀錢

 
印尼發現的中國形制巴厘文祭祀錢

周 邊〔上海〕
 
 
圖 1 中國形制巴厘文符(“四個天神”背“天地”)祭祀錢 圖 2 巴厘文符與對應的巴厘文對照表(紫色框為錢面四個文字對照)
 
 
圖 3 錢面四個巴厘文符與對應的巴厘文 圖 4 對錢背穿上下兩個巴厘文符號的識讀
 
印尼巴厘島(Bali Island),西臨巴厘海峽與爪哇島相望,東為龍目海峽,北面和南面毗臨爪哇海和印度洋。以魅力無窮的自然景觀聞名于世,有“天堂之島”“詩之島”“神仙島”等美譽。16世紀前好長一段時間裏,巴厘島由爪哇人統治。之後由于大批外來人口的湧入,造就了巴厘島的黃金時代。從1908年起,荷蘭人持續統治了巴厘島34年。“二戰”期間又被日本佔領。1949年巴厘島隨印尼獨立而得以解放。

印度教早在公元1世紀就傳到了印尼群島。在4世紀,東加裏曼丹的古泰(Kutai)王國、西爪哇的塔魯馬那加拉(Tarumanagara)和中爪哇的胡林 (Holing,卡林加地區 )相繼在印尼不同地區建立了早期的印度教國家。巴厘島宗教信仰人數最多的是印度教,其信徒占巴厘島400萬總人口的90% 左右,是印尼目前唯一信仰印度教的地方。經過數百年的融匯變通,巴厘島的印度教已與正宗的印度教或佛教有了一定的區別,並有着自己獨特的宗教習俗,當地人稱之為“興都教”或“巴厘印度教”。 巴厘印度教的信徒主要供奉梵天、毗濕奴和濕婆神三大天神。此外還與佛教類似,也供奉釋迦牟尼,太陽神、水神、火神、風神、門神等。在巴厘島,宗教裏的神主宰着當地人的日常生活,人類的一切活動都要以神的意志為宗旨。教徒家裏都設有家廟,家族組成的社區有神廟,村有村廟,全島有廟宇12 500多座。

巴厘文化也深受中國的影響,自公元6世紀開始,中國人開始進入巴厘島,用作商品交易媒介的中國銅錢也隨之傳入。除作為貨幣參與在當地流通外,中國古代銅錢也是巴厘印度教祭祀活動重要的貢品,被當地百姓認為是神聖之物而深受尊敬。20世紀初荷蘭殖民者佔領巴厘島後,中國銅錢不再作為交易貨幣流通。因此,從中國流入巴厘島的錢幣日漸減少。但將銅錢用作祭祀用品的傳統則在民間根深蒂固。在巴厘島,一年中各種與宗教有關的節日多達198個,需要大量的銅錢用于祭祀,當地自鑄銅錢以滿足需求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手段。中國形制巴厘文祭祀錢就因此而產生了。(圖1)在荷屬東印度硬幣沒有開始在巴厘島流通之前,中國形制巴厘文祭祀錢也作為貨幣使用過。

圖1這枚中國形制巴厘文祭祀錢,為筆者所藏,在巴厘語中被稱為 Pis bolong( 巴厘島方片錢 ),在印尼語裏稱為 Uang kepeng。其正面錢穿上下左右有四個巴厘文符,按上下右左讀音為 :sa,ta,ba,ma,(薩塔巴嘛)也有順讀作“Sa Ba Ta A “的。對應的巴厘文字見圖2、圖3,均為巴厘文輔音。目前認為四個巴厘文符代表四個天神。另有一種觀點認為是四個字組成一個咒語或頌詞。這段咒語可以啟動或增加神力,得以護佑實現祭祀人的願望與平安。錢背穿上下各有一個巴厘文,兩個文符都帶有巴厘文母音 a。分別是“ah”和“ang”, 見圖4。文字與意義的解讀尚不明確。有研究者認為“ang”是“angkasa”( 天空 ) 的縮寫,象徵神住的天堂或天神。“Ah”則認為是從巴厘語“anglemah/lemah”(意為 :大地)象徵“地母”中來的。從而推測,如果錢幣背文這種解讀正確的話,是否是“天地”的意思。對于錢幣正面的文字,我傾向于以“四個天神”解讀。因為中國和日本的有些佛寺鑄的寺廟錢穿四周也有相似的文字或圖案。

印尼巴厘島發現的中國形制巴厘文祭祀錢,其鑄造時間應該在20世紀初中國銅錢不能流通之後,從發現有多種文字版式來分析,應該在巴厘島內有多處鑄造地點或有長時間的鑄造歷史。採用中國形制的方孔圓形及面上下右左、背上下的文字排列,可見中國錢幣文化在巴厘島的影響之深遠。

( 感謝“吳越圓子“網友提供的相關外文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