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郵幣生涯回顧

香港郵票目錄

我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對郵票產生興趣。就如當年大部分中學生一樣,課外活動相對簡單,很多學生喜歡逛郵幣社和書店。

那個時代,還有很多獨立的郵票社分佈于各個商場裏,其中最具規模的莫過于位于尖沙咀海運大廈(今日海港城)內的楊乃強郵票社。楊先生是世界著名的郵商,店鋪裝修講究,很多外國集郵愛好者來訪,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店內一排書櫃裝滿一本一本世界各國的郵票供人選購,頗為壯觀。聽說不少新中國郵票大珍均出自此店,也有少量錢幣出售。楊先生也是華人藏界中最早推出新中國郵票目錄和定位冊的郵商。新中國郵票庫存充足,1980年猴子8分郵票(如今價值人民幣萬元以上)賣4角港幣。楊先生與夫人是福州人,均為人溫文爾雅。

另外一間印象深刻的郵幣社是位于油麻地平安大廈的保安郵票社,銷售世界各國郵票和錢幣,對很多學生來說均是收藏啟蒙之地。店內仿如一間小型博物館,展示世界各國銀幣和郵票,還有不少外國郵幣目錄銷售,也可以代訂新郵。印象中從未見過老闆,一位男店員據說是雇員,後來該店由老闆的第二代經營。

我是中國人,所以熱愛祖國,熱愛當然體現于集郵方面,我熱愛新中國郵票。當年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三聯書店和各大國貨公司均有出售,每次中國發行新郵,隔幾天在這些書店便有銷售,而且無限量供應,如今上萬元的小型張,當年才賣3元錢,而且無限量供應,等于一碗雲吞面的價錢。

當年有很多獨立郵票社分佈于油麻地、旺角、深水埗、上環和銅鑼灣等地,大部分經營英屬郵票,因匯率原因價錢都很高,但我打從心裏沒有任何親切感,儘管認同這些票均印刷精美,漂亮。最有印象的是有一位老闆,儘管店內有不少新中國郵票,卻對我說一句讓我反感的話:“大陸人連飯都沒得吃,郵票有什麼收藏前景可言。”事實上,他也是得到回報:店內大量的所謂“高級”英屬票至今四十多年,不單止毫無升值,甚至貶值百倍,根本乏人問津,形同花紙頭!

在中環有一家國際金錢有限公司,應該是最早以郵遞直銷方式經營的幣商。他們定期向顧客寄發色彩鮮豔的單張,與匯豐銀行合作推出紀念章,進口大量外國錢幣,包括80年代新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奧林匹克紀念幣。這家公司的顧客對象多為中上層專業社會人士,主要採取先預定後取幣的方式銷售。店內陳列不少外幣,亦有多位銷售員。記得我鮮有的一次購買體驗,當年看到一枚法國蒙拿麗莎一盎司金幣,接近金價銷售,隨即欣然買下,但竟然數天後接到銷售員電話,說價格賣錯了,讓我退回去,我也退回了,畢竟銷售員經驗淺薄。

中上環還有一個誠利收藏品商場,附近有幾家有歷史的郵幣社和國家直屬的中國長城硬幣公司,最令人難忘的是90年代長城公司出售人民幣整版大炮筒,發行價才港幣1 500元,而且每人都能認購到3 、4筒,我當年都是用作送禮的。著名的荷裏活道古董街也在步行範圍中。誠利商場有兩層,有銷售郵票、錢幣和古董的商店。盛極一時的時候外國郵票和錢幣的集中地,臥虎藏龍,著名的李小龍藏品收藏家也在這裏。現在仍有數間經營不錯的錢幣社,老闆均是收藏愛好者,有幣識,待客親切友善。

我感受最深的是九龍中心地帶的好旺角郵幣收藏品市場,大概是80年代開業的,有當年來說是配套非常好的商場,還有電梯。從前經營郵幣生意,最多只是賺取生活費用,很難“發達”或者賺大錢。但自從國家改革開放以後,多次郵票炒賣風潮造就了不少富翁,最聞名的是“版換樓”(某郵商眼光獨到,在大家看不起新中國郵票時以每版30元港幣購入大量猴版票,當年中國在港郵票代理商務印書館是無限量供應的)和收購轉售撿大漏的故事(某郵商以10萬收購金猴版票連夜坐飛機往北京放售百萬)。最鼎盛的時期,大陸郵幣商多次前來收貨,三層商場人流水泄不通,無法擠進去。本來只夠糊口的小生意,卻因為國家經濟發展,造就了很多“大款”。我覺得大家應該感恩。